拉丁名:Lonicera japonica Thunb. var. chinensis (Wats.) Bak.
科名:忍冬科
药材名:红双花(红金银花)
植物形态:半常绿藤本;幼枝紫黑色,密被黄褐色、开展的硬直糙毛、腺毛和短柔毛,下部常无毛。幼叶带紫红色。叶纸质,卵形至矩圆状卵形,有时卵状披针形,稀圆卵形或倒卵形,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,长3-5 (-9.5) 厘米,顶端尖或渐尖,少有钝、圆或微凹缺,基部圆或近心形,有糙缘毛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,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;叶柄长4-8毫米,密被短柔毛。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,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,下方者则长达2-4厘米,密被短柔后,并夹杂腺毛;苞片大,叶状,卵形至椭圆形,长达2-3厘米,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;小苞片比萼筒狭。;萼筒长约2毫米,无毛,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,顶端尖而有长毛,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;花冠外面紫红色,内面白色,上唇裂片较长,裂隙深超过唇瓣的1/2。;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。果实圆形,直径6-7毫米,熟时蓝黑色,有光泽;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,褐色,长约3毫米,中部有1凸起的脊,两侧有浅的横沟纹。花期4-6月(秋季亦常开花),果熟期10-11月。
药用价值: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用于痈肿疔疮,喉痹,丹毒,热毒血痢,风热感冒,温病发热。
地理分布:产安徽(岳西)。生于山坡,海拔800米。江苏、浙江、江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文献来源:《中国植物志》 《药典》2015版